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以"中国国产AI大模型"之姿展露锋芒,其V3模型凭借不足600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实现与上亿美元级GPT-4o对标性能,一举打破传统AI大模型的算力成本壁垒。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AI迭代降本与端侧模型高效落地的兼容性,更在节后港股市场掀起巨浪——2月3日开市后,金山云、中芯国际等AI概念股单日涨幅超10%,涂鸦智能更在2月7日盘中飙涨220%,可见资本市场对AI赛道的热情正持续升温。
在此轮AI行情中,多家信息技术企业作为AI赛道新品种已获市场成功挖掘,而AI医疗则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发的风口。
实际上,AI在机器学习、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领域的突破性成就,正逐步展现其在医药研发领域的巨大潜力。而随着港股投资者后续对“AI+”概念的深入挖掘,如东阳光药这类在AI医疗领域有深入布局的创新药头部企业有望迎来更多资金布局机会。
作为国内AI医疗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东阳光药一直致力于将AI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并已建立多个先进的AI驱动模型,以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
去年12月16日,东阳光药基于AI驱动的1类新药、首个小分子创新药HEC169584获批,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试验。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HEC169584是东阳光药通过AI驱动的小分子药物设计平台获得的首个候选药物,团队利用HEC-GEN模型(一款基于稀疏图注意力神经网络的分子片段生成模型)基于THR-β靶标口袋生成了大量结构各异的配体小分子,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评估了它们与靶标蛋白的亲和力。通过上述AI技术手段,公司最终确定具有良好体内外药效、成药性和安全性的候选药物HEC169584。
此前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HEC169584对THR-β细胞的体外活性高;肝靶向性强,肝血比达24.5 (AUC比),可减少对甲状腺轴、心脏等组织影响;在NASH伴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具有改善肝功能、血脂、肝脏脂质、肝脏炎症、肝脏NAFLD活动评分及肝脏纤维化的效果,由此展现出东阳光药在AI辅助创新药研发领域深入且成功的探索。目前国内尚无同类药物上市,HEC169584有望快速推进临床,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自2023年起,东阳光药就与华为云开展AI药物研发合作,对高精度药物分子属性和药物结构进行优化,从药物发现阶段到制药过程打造一站式开箱即用的大模型药物研发平台,帮助公司在小分子药物虚拟筛选提升20倍,设计效率提升30%,大幅缩短药物的研发周期。
目前来看,DeepSeek的横空出世或许只是中国AI产业爆发的序章。在资本热浪与技术革命的共振下,"AI+医疗"的长期价值逻辑愈发清晰:谁能以更低成本、更高精度破解生物医药的复杂性,谁就能抢占下一个产业制高点。
东阳光药凭借AI驱动的研发范式升级,不仅为自身打开了增长新极,更有望为国内创新药企提供"换道超车"的样本。随着港股市场对AI应用场景的挖掘日趋深入,这家手握核心技术、兼具临床转化能力的药企,有望成为资本布局AI医疗时代的关键落子。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