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账号登录
未注册账户,去注册
账号注册
已注册用户登录
忘记密码
返回 登录
上证指数 3276.73
-0.11%
深证成指 9781.65
+0.23%
创业板 1913.97
+0.27%
科创50 1008.6
-0.81%
北交50 1328.89
+1.98%
  • 1天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越南有关部门签署两份合作文件
    览富财经网讯:202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越共中央总书记在河内共同见证了双方签署的双边合作文件展示。其中,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郑栅洁主任与越南有关部门负责人签署的成立中越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加快推动项目工作、中越人工智能合作等两份文件。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越南建设部关于成立中越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加快推动项目工作的谅解备忘录》,将按照政府指导协调、企业主体推进的原则,稳步开展两国在铁路领域的合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越南科学技术部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两国人民。
  • 1天前
    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览富财经网讯:财政部通报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其中提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过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及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6.88亿元。吉林省四平市隐性债务化解不实2.85亿元。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固定收益率和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息等新增隐性债务15.73亿元。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通过国有企业垫付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953.1万元。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通过所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1.69亿元。青海省海东市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6.45亿元。财政部表示,把隐性债务问题作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持续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少报漏报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依法依规问责
  • 1天前
    北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6.0%
    览富财经网讯: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5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6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558.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84.3亿元,增长5.4%。
  • 1天前
    商务部:要进一步坚定信心 推动稳外贸与扩消费结合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部际工作机制会暨外贸优品中华行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面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国内市场是外贸企业的坚强后盾。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稳外贸与扩消费结合,以国内大循环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助力企业应对外部冲击。
  • 1天前
    商务部:将扩大对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任务授权 赋予其新的改革试点任务
    览富财经网讯: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孟华婷4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商务部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开展更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探索,形成更多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成果,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坚定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孟华婷指出,商务部将加强对自贸试验区的分类指导,扩大对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任务授权,赋予其新的改革试点任务;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围绕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开展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加强对中西部和延边等地区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赋能,支持其更好发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 1天前
    一季度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
    览富财经网讯:据国务院国资委消息,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利润总额6462.7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两重”“两新”重大项目总投资破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51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实现了“开门红”。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与其他企业合作。加快攻克“卡脖子”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抓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 1天前
    工信部: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
    览富财经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4月1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规模广泛应用。下一步,工信部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组织人工智能副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攻关,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的数据集,夯实基础底座,推动“智能产业化”;一手抓应用,推动制造业的全流程、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智能升级,加快下一步超级智能终端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持续开展赋能“深度行”和典型案例的征集,遴选“十大行业、百大场景、千家标杆”,要推动“产业智能化”。同时,要建生态,引导耐心资本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发挥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强人才引育,伦理治理和国际合作,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 1天前
    工信部:将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
    览富财经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4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坚持技术驱动、应用牵引,继续强化优质电子信息软硬件供给,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持之以恒推进软硬件技术攻关,加强消费电子典型应用案例和试点示范优秀成果宣传推广,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用户体验。鼓励各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加快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
  • 1天前
    上海浦东:到“十五五”末力争累计打造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览富财经网讯: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推进会上介绍,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已发布《浦东新区支持企业“走出去”行动方案》。根据《方案》,浦东新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国际化布局、专业化服务”的原则,在有效防范潜在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企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等为重点开展全球化布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带动我国重大装备、中间产品、科技研发、专业服务、技术标准等出海,在服务“走出去”中提高上海“五个中心”发展能级。《方案》提出,2025年,力争培育40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高成长性的出海先锋企业,吸引集聚10家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出海企业总部;到“十五五”期末力争累计打造400家出海先锋企业、100家出海企业总部。
  • 1天前
    工信部:截至3月底 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
    览富财经网讯: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数字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两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2%。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增强,截至3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439.5万个。
  • 1天前
    重庆:积极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落实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政策
    览富财经网讯:重庆市政府今日官网消息,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金融支持重庆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其中提出,积极申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组建科技金融联盟、实施“科创领航计划”,落实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和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政策,力争2025年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突破8500亿。用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红利,迭代升级企业碳账户,促进转型金融试点落地见效,为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好发展环境,推动转型贷款扩面增量,力争2025年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建立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与养老产业政银企对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银发经济。探索开展数字资产质押贷款模式,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 1天前
    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3%
    览富财经网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装备制造业发展良好,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拉动作用突出。一季度,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6.3%。工业民间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预期提振、效益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2个月扩张。
  • 1天前
    我国特种设备数量超两千万台 将创新试行沙盒监管
    览富财经网讯: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特种设备数量已达2294.18万台,另有气瓶3.18亿只、压力管道117.48万公里。市场监管总局将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 1天前
    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追加投资智谱2亿元
    览富财经网讯: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追加投资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亿元。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表示,智谱是基金成立以来投资的第一家AI大模型企业,也是目前成长最快的企业。智谱在包括文本、推理、语音、图像、视频、代码等在内的全面模型能力上有深厚积累。此外,智谱商业化布局完善,拥有超过百万规模的开发者社区和企业用户。希望通过这次投资,进一步推动智谱在开源模型和算法创新方面的能力建设。
  • 1天前
    李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 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
    览富财经网讯:国务院以“加强预期管理,协同推进政策实施和预期引导”为主题,进行第十三次专题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做好预期管理综合性强,在政策制定实施和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要有稳预期的意识,特别要结合形势变化,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要找准政策重点,善于抓住有风向标作用的问题,对症下药、集中施策,及时推出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要讲究政策时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窗口,推动各方面政策措施早出手、快出手,对预期形成积极影响。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时敢于打破常规,打好“组合拳”,让市场真正有获得感。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做好政策的主动精准送达,加强与市场的互动交流,让市场充分了解和用好政策,使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和企业。
  •    先进数通 [300541] 2小时前
    农业银行数据中心级设备采购标10亿的公司中标了吗?为何不回答?为何不自愿性披露一下呢?别人家一两千万都自愿性批露的。
    感谢投资者关注! 建议投资者自行搜索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数据中心路由交换设备入围项目,以招标方指定招标代理机构的公示信息为准。招标代理机构的公示信息写的非常正式、清晰。 各友商有自己的经营情况及披露标准,不宜互相比较。 说下一般性的规则,上市公司需要编写依法合规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其中如果定义了针对重大合同的自愿性批露标准,则必须执行,不能选择性执行。但部分企业招标是非公开的且招标方不愿意乙方披露。 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理性投资。
  •    先进数通 [300541] 2小时前
    是否涉及B2B,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业务?
    感谢投资者关注! 公司本身不做B2B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跨境支付、跨境物流业务,但为相关企业提供软件解决方案、IT基础设备建设等服务。相关业务规模很小。 敬请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    英杰电气 [300820] 5小时前
    董事会秘书您好,请问英杰电气从美国进口(不是出口)的产品占比是多少?
    您好,您可能说的是公司原材料从美国进口的比例,公司有一些间接从美国采购的原材料,比如芯片和磁控管这一类,但占比很少,同时这类产品都有国产的替代产品,谢谢您的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想请问一下涂胶显影设备国内的市场规模在多少
    您好,涂胶显影设备国内市场规模每年约为140亿元人民币。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董秘您好,请问截止到4月18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是多少?
    您好,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投资者共计58,7462户 ,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请问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的股东总数是多少?谢谢
    您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投资者共计59,001户 ,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请问,截至2025年四月 10日公司的股东总数是多少?谢谢
    您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投资者共计59,001户 ,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尊敬的董秘,您好!敬请发布截至今天4月10公司的股东户数信息。谢谢!祝好!
    您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投资者共计59,001户 ,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请问截止到2025年4月10日股东户数是多少?
    您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投资者共计59,001户 ,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请问公司半导体用臭氧设备是美国MKS生产的吗,关税影响大吗?
    您好,公司建立了稳定、可靠、多元的供应链体系,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影响很小。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请问如何看待和新凯来的竞争,公司有准备吗?
    您好,公司与众多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百余种产品通过生产线长期工艺验证,成为客户生产线的量产基线机台;未来公司仍将围绕客户需求持续研发,通过拓展细分产品品类、加强产业链协作提升公司产品竞争能力。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您好,关于近期发布的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请问贵公司14nm以下(7nm,5nm)的设备,是否有进展或验证阶段?谢谢
    您好,公司集成电路装备可覆盖多种技术代工艺制程,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广泛应用于国内各主流芯片客户。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贵公司的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是否已用于时代电气的IGBT/SiC芯片产线?对时代电气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技术进展如何评价?
    您好,时代电气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公司多款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应用于时代电气的IGBT/SiC芯片生产线。感谢关注!
  •    北方华创 [002371] 7小时前
    您好,请问贵公司生产设备所需的精密零部件,真空泵等材料,若未来对岸国家一旦落地232条款,是否会拿不到精密零部件,从而导致生产受阻,研发延缓等情况?另外相对应的零部件是否有国产可替代?
    您好,近年来公司已建立稳定、可靠、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232调查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实质性影响。感谢关注!
  •    依依股份 [001206] 9小时前
    董秘您好,请问截止到4月18日收盘公司股东人数是多少?
    您好,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市,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总户数为18,268。感谢关注依依股份!
  • 原创 迦南智能年产5万台大功率超级充电桩生产线项目在慈溪奠基,携手多方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4月18日上午,迦南智能(300880)子公司浙江迦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宁波慈溪举行“年产5万台大功率超级充电桩生产线项目”奠基仪式。
    8小时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原创 东方日升:公司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东方日升(300118.SZ)官微发布消息称,公司成功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成为中国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行业仅5家获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浙股观察
  • 原创 今年以来34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信披违规成“重灾区”
    iFinD数据显示,今年已有34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其中,19家涉嫌信息披露违规,3家涉嫌短线交易,1家涉嫌财务造假,还有11家因其他原因被调查。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数读览富
  • 原创 全球减肥药“巅峰对决”,A股50只核心概念股“大比拼”
    全球减肥药市场热度显然未见消退,相关交易的含金量更是不断攀升。机构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00亿美元的规模。以礼来、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等为代表的全球医药巨头均在该领域加速布局。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财经纵横
  • 原创 关联交易未及时审披,久之洋及相关当事人收深交所监管函
    览富财经网消息,4月17日公开信息显示,关联交易未及时审披,久之洋及相关当事人收深交所监管函。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监管动态
  • 天富龙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天富龙将于4月23日接受沪市主板上市委审核。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主要从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新股上会
  • 技源集团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1天前
    览富财经网
    新股拿文
  • 王健林再抛资产,同程旅行以24.9亿接盘万达酒管
    4月17日,同程旅行披露公告称,已与万达酒店发展就收购其全资子公司万达酒管100%股权事宜达成协议,交易对价约为人民币24.9亿元。收购完成后,同程旅行将补足其高端酒店市场领域的空白。
    1天前
    环球老虎财经
    财经纵横
  • 影视市场竞争激烈 金逸影视去年营收大减,净利亏损9000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院线旗下共拥有417家已开业影院,银幕2,658块,其中直营影院160家,银幕1,158块,加盟影院257家,银幕1,500块。院线实现票房163,872.05万元,同比2023...
    1天前
    电鳗快报
    财经纵横
  • 老黄中国行,会改变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逻辑吗?
    英伟达CEO黄仁勋中国行,可谓是近期科技圈的大事之一。
    1天前
    同壁财经
    财经纵横
  • 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大涨16%该咋看?
    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大涨16%该咋看?
    1天前
    江瀚视野
    财经纵横
  • 光良酒会是下一个“江小白”吗?
    光瓶酒“血拼”,光良酒硬刚头部名酒。
    1天前
    趣解商业
    白酒
  • IPO审核“中止”,小米汽车供应商在等米下锅
    联合动力是一家商业质地不错的且处在业务上升期的公司,但其较为尴尬的另一面就是——缺钱。
    1天前
    昭暄
    财经纵横
  • 康缘药业营收净利双降,核心品种承压新品盈利尚远
    4月中旬进入了财报密集披露季,上市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报的同时,2025年一季报披露也逐渐有序开始;
    1天前
    民商财经
    财经纵横
  • 王健林突发!万达“大超市”又开张了,开始出售酒店类核心资产,万达酒管24.9亿元被卖掉,15亿元或流入万达系
    金融界4月18日消息 万达“大超市”又开张了,而这次王健林开始出售旗下酒店类核心资产。
    1天前
    金融界
    财经纵横
  • X-ORIGIN-AI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东方富海领投
    X-ORIGIN-AI专注于消费级 AI 机器人产品研发,希望打破AI技术工具属性的桎梏,推动人机交互从“工具化”向“情感化”升级。
    1天前
    投资界
    财经纵横
  • 刚刚,霸王茶姬开盘大涨:市值破500亿
    眼前的世界变化不断,此时赴美上市吹响了出海号角,尤其引人注目。
    1天前
    投资界
    财经纵横
  • 金融科技助力服务提质增效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的发展应用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1天前
    中国经济网
    财经纵横
  • 从千亿市值到首度亏损 锂业龙头的逆周期豪赌能否突围?
    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的巅峰跌至阶段性低点7.5万元/吨,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赣锋锂业(002460.SZ)交出了上市15年来首份净利润亏损年报。
    1天前
    投资者网
    财经纵横
  • 京东方创始人二次创业 逐梦半导体硅片赛道能否成功
    近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奕材”)更新了招股书,科创板上市申请有了进展。这家由京东方(000725.SZ)创始人王东升掌舵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正以12英寸硅片的国产替代突破改写全球半导体材料格局。
    1天前
    投资者网
    财经纵横
    • 6个月前
      9月30日新申报企业3家 新芯股份、巴兰仕、雅图高新
      览富财经网讯:9月30日新申报企业3家 新芯股份、巴兰仕、雅图高新新芯股份:国内领先的半导体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企业,聚焦于特色存储、数模混合和三维集成等业务领域,可提供基于
    • 9个月前
      6月26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6家 世昌股份、交大铁发、国亮新材、建院股份、爱舍伦、楚大智能
      览富财经网讯:6月26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6家 世昌股份、交大铁发、国亮新材、建院股份、爱舍伦、楚大智能。
    • 9个月前
      6月2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4家 能之光、思锐光学、东实环境、杰特新材
      览富财经网讯:6月2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4家 能之光、思锐光学、东实环境、杰特新材。
    • 9个月前
      6月24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2家 精创电气、酉立智能
      览富财经网讯:6月24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2家 精创电气、酉立智能。
    • 10个月前
      6月21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3家 创正电气、奥美森、锦华新材
      览富财经网讯:6月21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3家 创正电气、奥美森、锦华新材。
    • 10个月前
      6月20日新申报企业2家 中国铀业、泰金新能
      览富财经网讯:6月20日新申报企业2家 其中深市主板企业1家:中国铀业,科创板企业1家:泰金新能。
    • 1年前
      3月1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今大禹
      览富财经网讯:3月15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今大禹。今大禹:一家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业务是依托
    • 1年前
      1月8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东昂科技
      览富财经网讯:1月8日北交所新申报企业1家 东昂科技。东昂科技:主要从事专业移动照明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1年前
      12月29日沪市主板新申报企业1家 城建设计
      览富财经网讯:12月29日沪市主板新申报企业1家 城建设计。城建设计: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开发、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桥梁和道路工程建设等项目
    • 1年前
      12月29日科创板新申报企业4家 德聚技术、瀚天天成、华盾防务、汉邦科技
      览富财经网讯:12月29日科创板新申报企业4家 德聚技术、瀚天天成、华盾防务、汉邦科技。德聚技术:专注于电子专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客户提供电子
    • 1天前
      天富龙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天富龙将于4月23日接受沪市主板上市委审核。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主要从事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天前
      4月2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天富龙
      览富财经网讯:4月2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天富龙。
    • 5天前
      宏远股份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宏远股份将于4月18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沈阳宏远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5天前
      瑞立科密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瑞立科密将于4月18日接受深市主板上市委审核。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 1星期前
      4月1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宏远股份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宏远股份。
    • 1星期前
      4月18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瑞立科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瑞立科密。参会上市委委员:刘地亮、刘翼鹏、员碧辉、陈文权、徐婧审议的发行人: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1星期前
      岷山环能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岷山环能将于4月11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是一家集原生资源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高新材料制造为一体的资源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 1星期前
      4月11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岷山环能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岷山环能。审议的发行人:(一)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参会委员:杨艺新、冯丽霞、江洋子、张葳葳、李征
    • 2星期前
      4月10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山大电力
      览富财经网讯:4月10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山大电力。
    • 3星期前
      技源集团IPO:公司基本信息速览
      技源集团将于4月3日接受沪市主板上市委审核。技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膳食营养补充产品研发创新及产业化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 1天前
      瑞立科密深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瑞立科密获通过。
    • 1天前
      宏远股份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宏远股份获通过。
    • 1星期前
      悍高集团深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深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悍高集团获通过。
    • 1星期前
      岷山环能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岷山环能获通过。
    • 1星期前
      山大电力创业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10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山大电力获通过。
    • 1星期前
      鼎佳精密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7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鼎佳精密获通过。
    • 2星期前
      技源集团沪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技源集团获通过。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 :1.请发行人代表结合主要产品市场空间、销售地区相关贸易法规、关税
    • 3星期前
      华之杰沪市主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3月28日沪市主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华之杰获通过。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1.请发行人代表:(1)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说明公司智能
    • 3星期前
      交大铁发北交所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3月26日北交所首发上会企业1家 交大铁发获通过。
    • 1个月前
      汉桑科技创业板首发申请成功过会
      览富财经网讯:3月14日创业板首发上会企业1家 汉桑科技获通过。
    • 1天前
      技源集团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1天前
      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18日证监会核发技源集团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1星期前
      华之杰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证监会核发华之杰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1星期前
      4月11日证监会核发华之杰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11日证监会核发华之杰1家沪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 2星期前
      天工股份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天工股份1家北交所企业IPO批文。
    • 2星期前
      汉桑科技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汉桑科技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 2星期前
      4月3日证监会核发天工股份1家北交所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天工股份1家北交所企业IPO批文
    • 2星期前
      4月3日证监会核发汉桑科技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4月3日证监会核发汉桑科技1家创业板企业IPO批文。
    • 3星期前
      江顺科技首发股票获证监会批准
      览富财经网讯:3月28日证监会核发江顺科技1家深市主板企业IPO批文。江顺科技: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1,500.00万股,拟投入募资56,048
    • 3星期前
      3月28日证监会核发江顺科技1家深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览富财经网讯:3月28日证监会核发江顺科技1家深市主板企业IPO批文。
    天天数据
    X
    览富号热榜
    老黄中国行,会改变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逻辑吗?

    英伟达CEO黄仁勋中国行,可谓是近期科技圈的大事之一。

    老黄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要知道,近日英伟达刚被限制出口H20芯片到中国,老黄马上就来了,难道说后面还有转机,会改变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逻辑吗

    我认为不会改变,自主可控是国内长期坚持的重点方向,尤其在全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后续仍有望成为二级市场的主线之一。部分资金也已闻风而动,4月17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大幅净流入2776万元。

    对于国内的厂商来说,价格才是王道,如果国内芯片和海外性能接近,但因为关税反制的原因国内对美进口商品可能大幅抬升,那么国内的芯片就将拥有“性价比”。而且,自主可控也是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集成电路1085亿颗,同比下降10.2%,但同期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却逆势增长18%。业内人士认为,“芯片进口降、设备进口升”的剪刀差,说明国内正在构筑自主产业链的深层布局。

    此外,根据信达证券观点,关税摩擦也可能促使终端客户转向中国大陆代工产能,下游厂商为规避成本压力,或逐渐将销售至大陆的产品转移到本地生产。企业逐步将核心制造环节转移至境内后,晶圆厂产能扩张将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叠加美设备进口成本上升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有望加速推进。

    而半导体相关指数中,中证半导汇聚了北方华创(15.78%)、中微公司(13%)、中芯国际(11.87%)等设备龙头企业,前三大重仓股权重就接近40%,对没有科创板权限又纠结选股的投资者而言,跟踪该指数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A股小挖基

    1天前 同壁财经
    霸王茶姬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大涨16%该咋看?

    中国新式茶饮连锁品牌霸王茶姬于4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首日表现亮眼。开盘价33.75美元,较发行价28美元上涨超过20%,盘中一度涨近50%,最高触及41.8美元,最终收涨近16%。

    首先,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霸王茶姬上市首日股价的亮眼表现,反映了投资者对其商业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超过20%,盘中一度涨近50%,最终收涨近16%,这样的涨幅在资本市场中较为突出。这显示出投资者对中国新式茶饮市场的看好,以及对霸王茶姬在该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成长潜力的信心。此次IPO共融资4.11亿美元,且实际投资者需求数倍于可发行份额,众多中国基金和全球多家机构参与其中,说明霸王茶姬在吸引资本方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其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

    其次,从产业发展角度分析,霸王茶姬的成功上市是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与此前赴港上市的茶饮品牌不同,霸王茶姬选择赴美上市,面向更具流动性、更鼓励创新企业、有更多全球优秀企业汇聚的资本市场。这不仅为霸王茶姬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代表了中国茶饮企业走向世界的决心。霸王茶姬一直专注于“茶”,从创立之初就秉持“把茶做到骨头里”的理念,近年来现制茶饮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大大提升,口味差异能保持在千分之二。同时,霸王茶姬背靠中国六大茶系和各地特色茶进行挖掘,带动了小众茶的发展,如推出以安徽黄大茶为茶底的新品后,直接带动了这种小众茶的走红,为“茶”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第三,从企业经营和社会责任层面来看,霸王茶姬注重“人”的本质,以茶会友,围绕茶友需求进行产品升级和迭代。推出健康标准、产品身份证、健康计算器等,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健康的关注。其全球门店数达到6440家,覆盖多个地区,还新增了多种主题店型,为不同人群提供社交空间,同时注重线下社交空间对茶友的重要性。

    最后,从未来发展前景来看,霸王茶姬此次上市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始人张俊杰提到希望茶成为全球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企业要做的不仅仅是一家茶饮公司,更是为世界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上市后的霸王茶姬将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去实现其愿景,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推动中国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1天前 江瀚视野
    光良酒会是下一个“江小白”吗?


    光瓶酒“血拼”,光良酒硬刚头部名酒。

    作者 | 李白玉

    编辑 | 趣解商业消费组

    光瓶酒赛道逆势升温,光良酒想趁此鱼跃。

    今年成都春糖会上,光良酒无疑是一枚“显眼包”——组织“千名大学生逛春糖”,打造黄金三角展阵、差异化布展;全城4D环绕式渗透宣传,在成都金融城商圈百米巨幕、电梯广告上植入品牌广告。

    图源:微博

    与此同时,在春糖会期间,有光良酒人士透露2024年光良销售额达到30亿元左右,其中安徽市场的经销商回款就已超过4亿元。

    不过,随着光瓶酒赛道竞争趋于白热化,光良酒也迎来攻守战:一是名酒下沉,如何守住中低端阵地;二是如何突破“低端”的心智标签,顺利实现高线扩容。

    01.光瓶酒“黑马”

    2019年,还带着设计师、产品经理、广告人等诸多标签的赵小普,将“用户思维”应用于酒业,投身邛崃产区;在茅台引领的酱酒热潮中,光良酒打出了一张“数据牌”,借助互联网思维赋能品牌营销,从光瓶酒赛道脱颖而出。

    光良酒首创“数据化”的产品表达形式,其主打的“数据瓶”系列产品,包括光良19、光良29、光良39和光良59,其命名直接对应产品中三年粮食基酒的含量,在瓶身上明确标注原料配比,搭配直观极简的包装设计,成功获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迅速出圈。

    图源:罐头图库

    据“趣解商业”了解,光良酒问市首年便实现终端销售额5.8亿元,次年飙升至16.5亿元;2023年,光良酒销售增长超40%,累计销量突破3亿瓶;截至去年年末,光良累计销量4亿瓶,同比增长超30%。

    与以往光瓶酒品牌聚焦单一价格带、着力打造大单品的策略不同,光良酒采取了百元以内光瓶酒的全价格带覆盖。

    其中,光良19、光良29均为中线光瓶酒,分别卡位20-30元、30-40元价格带;光良39、光良59则处于腰部高速扩容带,分别瞄准40-50元、70-100元价格区间。

    这种密集的价格带卡位竞争策略,使得光良酒在各细分区间“瞄准”竞争对手;例如,光良19瞄向白牛二、红星二锅头绿瓶、老村长等,光良39则将玻汾、绿脖西凤等作为主要竞品。

    图源:罐头图库

    有行业人士认为,这对于渗透下沉市场具有优势,在低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多价格带布局能抢占乡镇市场、大排档、小餐馆等渠道,有效避免单一价格带的市场局限。

    从营销渠道来看,与一众知名酒企自上而下的打法不同,光良是“农村包围城市”:绕开名酒的进攻线,扎根二、三、四线城市,进军县级、乡镇市场,并逐步渗透夜市大排档、社区小酒馆、县乡夫妻店等场景。

    自面市以来,光良酒通过渗透下沉市场的方式,已基本实现全国化布局。据“趣解商业”了解,光良酒2024年终端网点突破100万个,覆盖30+省市、600+县级市场。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中低端的光瓶酒市场中,产品众多、格局分散,消费者对于光良酒的评价主要呈现出两种态度。认可光良酒的消费者表示其酒质还不错,柔顺甜;但也有消费者指出,光良酒在各自的价格段性价比不高,尤其是光良59所在的价格段可选择的品牌众多,相比之下,光良酒更多被视为“网红酒”,好处就是外观不错、不上头。

    图源:小红书截图

    部分酒商也就光良酒给予了一定的认可,但同时也指出其销量主要依赖于回头客,相较于玻汾等市场硬通货,其流通性仍有待提升。

    中国酒业独立评论人肖竹青指出,在光瓶酒市场,高线光瓶酒正在迅速崛起,其消费群体主要是一股“新生力量”,他们更看重品质和价值,更愿意在消费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因此,高线光瓶酒要获得这些人的青睐,品牌、品质、价值缺一不可。

    为顺应这一趋势,去年11月,光良推出首款定价百元以上的高端子品牌“极光”,建议零售价138元,瞄准的是100-200元的中高端价格带;这是光良酒首次冲击百元以上市场的产品,也是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定价超过百元的光瓶酒。

    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指出,“极光”的推出,让光良在光瓶酒市场创立“双品牌”,从而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增强更多的确定性。

    不过,也有网友对光良“极光”产品提出了中肯建议,想要真正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仅靠改变包装是远远不够的,得让年轻人喝出故事、喝出情怀,不然再炫酷的包装,也只是昙花一现。

    02.光良酒崛起之路

    在出道即遇上疫情、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多重背景下,光良酒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快速崛起的?

    欧阳千里分析认为,“光良酒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渠道、产品、品牌的多重助力。光良酒刚问世时,依靠的是创新的数据瓶设计、保健酒大商的渠道,如今依靠的是不断拉升的品牌知名度和慕名而来的代理商;以安徽为例,作为光良酒全国销售最好的省份,正是依靠品牌力吸引的其他光瓶酒代理商。”

    值得一提的是,光良酒在深耕渠道的过程中,尤为注重餐饮场景的深度挖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餐饮渠道推广光瓶酒优势明显,一来活动落地成本较低,二来封闭性好,能够针对消费者进行深度的培育。

    “趣解商业”梳理发现,光良酒以动销作为核心目标,已在全国数百个市场开展“我在夜市喝光良”“一桌好饭”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免品、抽奖等多样化的推介手段,深度链接消费者与销售网点,使得终端开瓶显著提升。

    在渠道建设之外,光良酒更是借助热门影视剧、综艺植入、明星合作等“轰炸式”营销手段,持续增强品牌曝光度与影响力。

    据“趣解商业”了解,截止2024年底,光良酒已深度参与30部影视大剧、3部综艺节目、60+明星植入合作,累计近60亿人次总观看量。

    图源:罐头图库

    在肖竹青看来,整个光良酒业的市场推广非常简单,第一,努力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喝到光良酒,通过品质的体验实现有效的复购;第二,强化对渠道的铺市率和有效的陈列,很少打价格战,而是鼓励销售终端主动的推荐,让零售终端和渠道商有利可图;第三,光良酒进行了大规模的影视剧植入,通过影视剧的情节让更多的消费者感觉到喝光良就是时尚。

    微播易发布的《2024年白酒行业营销趋势报告》指出,30岁以上的用户依然是白酒消费的核心群体,但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白酒的社交媒体讨论正在快速增长。

    肖竹青认为,目前白酒核心消费人群发生代际更迭,80-95后人群成为大众消费的中坚力量,对白酒价值的评判更聚焦于产品本身,呈现出日益年轻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趋势。

    为了吸引年轻群体,光良酒在瓶身设计、社会化营销上下足了功夫,试图以此取得年轻消费者的共鸣。而光良酒在营销方面的一系列创新,像极了当年的“青春小酒”江小白,也因此,业内外总会将二者相提并论,还有人看作其是第二个“江小白”。对此,赵小普曾表示:“会有致敬江小白。”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因消费者流失严重,“光瓶酒新贵”江小白在去年底将集团更名为“瓶子星球”,并表示未来会从以白酒产品为主转型为以低度新酒饮为主。而此前从江小白流出的员工,有不少被光良酒收入麾下。

    江小白如今在光瓶酒市场的落寞,或许光良酒在发展之路上需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03.光瓶酒“激战”

    中国酒业协会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有机构预测,2025年光瓶酒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关,成为酒业增长的新引擎。

    在市场驱动下,光瓶酒赛道竞争激烈,形成头部酒企下沉、传统玩家加码、新玩家入局的“三国杀”局面。

    今年春糖便是各方角力的生动注脚:泸州老窖推出65元价位的泸州老窖二曲(2025版),古井贡酒推出80元一瓶的古井贡酒·第八代和45元一瓶的古井贡酒·老瓷贡,洋河上新两款中高线光瓶酒,分别定价59元、99元,舍得发布了红韵(88元/瓶)、祥韵(118元/瓶)两款沱牌“韵”系列产品,豫酒“新晋酒王”仰韶也适时推出了光瓶酒新品等等。

    图源:微博

    目前的光瓶酒市场虽然热闹,但产品同质化问题也十分严重;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路玩家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领,营销玩法层出不穷,力求抓住消费者抢占更多市场。

    作为光瓶酒赛道的绝对“王者”,玻汾凭借连续三年的抖音挑战赛与“神仙喝法”等创新营销,成功将白酒饮用场景延伸至年轻人聚餐、户外露营等潮流场景,实现品牌年轻化与消费场景的双向破圈。

    贵州习酒旗下的“知交”酒,将光瓶酒的价格拉高到了200元左右的价格带,并且借力刀郎线上演唱会进一步破圈。小郎酒则以100ml小瓶装、45度兼香的定位,切入餐饮即饮场景,通过“高频消费+场景绑定”的策略,构建了差异化优势。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光瓶酒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呈现出低端、低价位向名酒高价位、高性价比转移的趋势。

    在与老玩家、名酒及区域头部酒企的激烈交锋中,光良酒作为新兴品牌,虽然展现出了不俗的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品牌积淀不足。当前中低端光瓶酒中已有玻汾、绿脖西凤、白牛二等大单品,加之一众名酒下沉,光良酒品牌力相对较弱、品牌历史不足,要想突出重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趣解商业”发现,还有很多消费者甚至酒商并没有听说过光良酒,尤其是在一线城市的渠道认知度偏低。

    图源:罐头图库

    另一方面,在高线光瓶酒的市场拓展方面,旗下“极光”品牌所瞄准的百元价格带,正是主流光瓶酒的价格顶配。光瓶酒高端化并不容易,光瓶酒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度高,企业不仅要品牌力“能打”,还要平衡产品品质和价格;偏团购体系的新品牌“极光”能否获得市场的欢迎,还要看消费者真金白银的“投票”。

    靠光瓶酒发家的光良,在发展路径上与牛栏山、红星存在相似之处,而在这两家老牌光瓶酒玩家“向上扩容”尚未步入坦途的市场下,光良酒在这场激烈竞争中能走多远,值得持续关注。

    1天前 趣解商业
    IPO审核“中止”,小米汽车供应商在等米下锅

    “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

    由于在去年底提交的招股书中引用的财务报表已过有效期(通常为6个月),江苏汇川联合动力(下称:联合动力)在创业板的IPO已于刚刚的3月底被中止,其需要在随后的3个月内补充有效的财务资料方可继续恢复审核状态。

    根据其之前提交的招股书来看,个人认为,联合动力是一家业务逻辑清晰且向好、股权结构简单且干净的比较少见的公司,只要其及时补充近期的财务资料,其恢复审核后成功过会将是大概率事件。

    但,联合动力也有其较为尴尬的一面,那就是缺钱。

    而这次IPO的中止,也会给联合动力增加时间上的紧迫性,原本其IPO募资就是为了尽快配合下游主机厂的销量需求而进行的扩产资金,但如此一来,耽误的时间可能会影响到其产能布局的节凑以及其未来业务的表现。

    这篇文章将从这个角度来展现联合动力目前正面临的这一尴尬局面,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联合动力正在等米下锅。

    从业务上看,联合动力就是给整车厂提供电驱系统(包括电控、电机、电驱总成等)以及电源系统(包括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等)的新能源车上游动力系统核心供应商,相比于早已完成上市的同业公司(如英博尔、巨一科技、精进电动、威迈斯等),联合动力的IPO至少晚了2年时间。

    这在一定种程度上意味着,失去先发优势的联合动力如今的崛起,必然是其押中了某个细分赛道的兴起或某个车企销量的扩张,这其实就是增程车市场和理想汽车,因此,联合动力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充,并在2023年实现整体扭亏。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联合动力未来的发展就会顺遂,因为其一旦没有借势完成规模化的产能建设和布局、不能匹配下游整车厂的销量增速,那么联合动力未来可能会面临因合作伙伴订单分流导致的业务增速下降、停滞、甚至是萎缩的局面。

    所以,在高需求的市场背景下,联合动力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尽可能前置化满足其下游合作伙伴的销量目标。

    2024H1联合动力的主要客户是理想汽车、奇瑞汽车、小鹏汽车、小米汽车、以及长安汽车等,这些车企目前基本都保持着高于行业均值的增长态势,并且他们都设定了较高的2025年销量目标。

    对于供应商而言,车企能不能完成其设定的销量目标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设定销量目标之前,大概率会要求供应链做相应的匹配供给,这就给目前的联合动力施加了较大压力。

    截止2024H1,联合动力电驱系统(该业务收入占比超85%)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来到了93%,再结合理想和小米在2024H2所取得的销量规模来看,2024年其电驱系统的产能利用率大概率已经达到了极限状态,其亟需募资扩建产能。

    当然,这也是其此次IPO募资的核心需要,其拟用募集的过半资金投入到对“苏州新能源一期”和“常州二期”项目的建设上,这将释放大概174万台的电驱系统产能和46万台的电源系统产能,也就是在2024H1的产能规模上进行翻倍。

    事实上,尽管联合动力目前的利润表现和发展形势较好,且经营性净现金流也在2024H1大幅转正,但其在手的运营资金仍然非常紧张,如果不进行股权融资或是债务融资,当下的产能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而联合动力的筹资活动表现得非常保守,从2021年到2023年,其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8.9亿元、20亿元、以及6.1亿元,对应的主要融资来源为母公司汇川技术的出资、以及对内部员工的3次股权激励融资。

    除此之外,近年来联合动力也开始了一些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操作,但借款规模只在两三亿元的量级,大概率,这就是为了补充运营资金所采取的动作。

    截至2024H1,联合动力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计达到68亿元,占比总负债为77%,而其应收票据和营收账款合计为39亿元,加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14亿元,表明其运营资金非常紧张(甚至可能存在缺口),根本没有进行再投资的运作空间。

    进而,这就会牵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联合动力不选择融资周期更短的一级市场融资或是银行借款?

    这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窗口期方面,新能源车的月度渗透率已经来到了50%的水平,对于资本层面而言,这个行业已经开始迈入到高增长的尾段(若能够实现规模化出海则另说),如果公司的上市计划继续被拉长,未来还能否借助行业热度完成上市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资金规模方面,联合动力融资的目的是扩产能和补充流动运营资金,对应的规模至少需要40亿元,如果引入一级市场投资者,那么其估值折价会更高,这将大比例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而如果选择银行借款,那么联合动力的净资产也只有30亿元~40亿元的规模,这也无法融得其所需的资金规模;

    三是股权激励方面,股票期权的兑现前提是公司完成上市,再加上行权比例和行权期的限制条件,过长的上市周期不利于团队的管理,会存在人员流失和技术流失的风险;

    四是联合动力的最大股东(也是其母公司)汇川技术2024三季度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也只有34亿元,意味着哪怕汇川动力能够说服董事会继续追加对联合动力的投资,但也根本解决不了后者的实际问题。

    因此,尽快完成上市就是联合动力目前的最优选项。

    不过,目前被审核中止的联合动力应该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于下游整车厂所施加的“催单”压力,其主要合作伙伴目前都处于高销量的发展态势中。

    例如,理想汽车一季度共交付约9.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5.5%;

    小鹏汽车一季度共销售9.4万辆新车,同比增长331%;

    同期奇瑞新能源则实现16.3万辆的成绩,同比增长172%;

    长安深蓝则是6.8万辆,同比增长68.9%;

    而小米汽车一季度销量约为7.3万辆,仍然维持近200%产能状态,并且其新车YU7也将提前至今年二季度发布上市。

    这些主机厂的高增长和高采购需求都会反向对目前产能局促的联合动力提出更迫切和更高的产能配比要求,一旦联合动力的上市时间被进一步拉长、其产能扩张的节奏被进一步放缓和打乱,那么其就有可能会面临合作车企订单流失的风险。

    事实上,除了理想汽车与联合动力是强合作关系(即单一供应关系)之外,其他整车厂与联合动力的合作属于是多供应商的业务关系,例如小米SU7和YU7的电驱供应商就有联合动力、联合电子、以及自身的小米汽车科技,如果合作双方的供给不能实现同频,那么很自然地,采购方就会调降该供应商的交易权重。

    这就是现阶段联合动力所面临的最大发展隐患。

    当然,从业务发展和财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联合动力确实是一家商业质地不错的、处在业务上升期的标的公司,除了缺钱之外,其本身没有其他硬伤并且也符合A股上市的标准,大概率,这次的审核中止只是其IPO的一个小插曲。

    1天前 昭暄
    从千亿市值到首度亏损 锂业龙头的逆周期豪赌能否突围?

    资本滩.jpg

    《投资者网》乔丹

    当碳酸锂价格从60万元/吨的巅峰跌至阶段性低点7.5万元/吨,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赣锋锂业(002460.SZ)交出了上市15年来首份净利润亏损年报。

    这家曾因成功押注新能源风口而市值突破2000亿元的明星企业,在行业“凛冬”中暴露出多重经营压力。面对可能持续至2029年的锂供过于求周期,董事长李良彬推动的“逆周期扩张”策略,正将赣锋推向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临界点。

    周期拐点下的利润骤冷

    碳酸锂价格的断崖式下跌,令锂电行业从此前的高速增长期骤然转入深度调整期。2024年,碳酸锂阶段性现货价格一度跌至7.5万元/吨,全年均价约为12万元/吨,较2022年60万元/吨的高点回落八成。价格重挫直接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2024年,赣锋锂业旗下锂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同比降50.88%,锂电池系列产品则下降23.49%。

    利润空间的迅速收缩,导致公司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赣锋锂业净亏损20.74亿元,同比下降141.93%;营业收入为189.06亿元,同比下降42.66%。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10.82%和-13.91%,同比分别下降2.86个和27.79个百分点。

    更具挑战性的是,根据能源资源咨询机构Wood Mackenzie的预测,锂市场的供应过剩可能持续至2029年。这意味着行业将面临长达五年的“价格磨底期”,行业景气度难以短期回升。

    价格体系的下行还引发了更多连锁反应。截至2024年末,赣锋锂业存货规模升至86.13亿元,同比增加4.23%,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达到39%。全年共计提资产减值4.23亿元,占利润总额的18.38%。

    而且,风险或尚未出清。公司2024年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25.23亿元,较2023年的30.09亿元有所减少,在价格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仍存在新一轮跌价风险。

    在业绩承压与资产价值波动的双重影响下,赣锋的资金流动性也面临严峻考验。公司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高达316.7亿元,而货币资金仅为59.44亿元。尽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3423.52%至51.61亿元。但面对庞大的短期偿债压力,这一改善仍显捉襟见肘,财务安全边际较为脆弱。

    野心扩张遭遇现实摩擦

    行业下行周期中,赣锋锂业选择了最激进的扩张策略。2024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合计136亿元,重点投资项目包括阿根廷Mariana盐湖、马里Goulamina锂矿等上游资源。

    今年4月12日,公司发布公告称,与Lithium Argentina AG(LAR)签署合作意向书,计划联合开发位于阿根廷Pozuelos-Pastos Grandes盐湖盆地的三个锂盐湖项目。赣锋锂业在该区域的控股与参股比例不一,意图进一步巩固资源掌控力。

    公司在年报中表示,计划于2030年或之前形成总计年产不低于60万吨LCE的锂产品供应能力,涵盖矿石提锂、卤水提锂、黏土提锂及回收提锂等多种技术路线。

    理论上,“逆周期囤矿”契合资源型企业的传统思路,但当下的市场环境与过去已有所不同。

    相比2015-2018年的价格低谷,本轮下跌不仅源于供需错配,更叠加了技术路线的快速演变。钠离子电池商业化提速、磷酸锰铁锂渗透率提升、固态电池技术逐步落地,均对传统锂资源的定价逻辑构成长期压制。一旦碳酸锂价格跌破边际成本,这些储备资源将不再是“战略资产”,而可能变成沉重的资金负担。

    公司的多元化转型还未能及时托底基本盘。以固态电池为例,作为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当前还尚未规模化交付,短期内难以撑起新的增长曲线。

    在核心业务大幅缩水、新兴业务无法快速接棒的双重夹击下,赣锋锂业的“全产业链”战略逐渐陷入进退失据的局面。

    内幕交易下的资本信任危机

    2024年7月,证监会认定赣锋锂业在2020年与江特电机并购期间存在内幕交易行为,并作出行政处罚。这一事件不仅引发法律风险,更直接导致原本寄予厚望的赣锋锂电分拆上市计划流产。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项目夭折,并对公司的资本运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Wind显示,2025年3月17日,赣锋锂电23名股东集体退出,包括小米科技、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产业链重要企业。此前,摩根大通也于2月27日和4月3日两度减持赣锋股份。

    相较财务层面的亏损,资本市场的信任崩塌杀伤力更大。赣锋曾凭借“绿色锂业”形象被评为MSCI ESG评级A级,但因内控问题,其ESG评分已被多家国际评级机构下调。截至2024年末,港股通持股比例从2022年的5.48%降至3.87%,外资持续撤出进一步加剧了估值下行压力。

    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52.8%,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高达14.82亿元。在锂价剧烈波动背景下,过度依赖金融衍生品操作可能放大财报波动性,令估值体系更加不稳。

    赣锋锂业的遭遇,是整个锂电产业由“供不应求”转向“结构性过剩”的缩影。过去资源为王的逻辑,如今正在接受市场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双重检验。

    对于李良彬而言,当务之急或是重建公司的风险控制机制,将负债率压降,对庞大库存建立动态对冲机制,为可能到来的行业洗牌储备充足的现金。

    在新能源的寒冬中,活下来,比跑得快更重要。(思维财经出品)■

    1天前 投资者网
    京东方创始人二次创业 逐梦半导体硅片赛道能否成功

    IPO观察.jpg

    《投资者网》吴微

    近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奕材”)更新了招股书,科创板上市申请有了进展。这家由京东方(000725.SZ)创始人王东升掌舵的半导体硅片企业,正以12英寸硅片的国产替代突破改写全球半导体材料格局。

    国家大基金、IDG资本等40余家机构的支持下,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西安奕材2024年产能已超过70万片/月,全球占比7%,并计划2026年总产能提升至120万片/月,可满足届时中国大陆地区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剑指全球10%市场份额。

    但作为“挑战者”,西安奕材也面临着原材料、设备国产替代率不足,行业增长放缓,客户认可难度较大等挑战。在日企垄断超50%全球产能的背景下,西安奕材又能否顺利崛起,完成中国半导体“补链”的关键一环呢?

    “功臣”二度创业

    西安奕材前身为2016年成立的北京奕思众合科技。彼时,带领京东方实现国产面板行业突破的“功臣”王东升,与国家大基金、京东方一起,出资设立北京芯动能基金,拟聚焦显示面板相关的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及其相关应用领域,从而打通从驱动到显示的产业链。

    2017年,因海外收购的不利,西安奕材的前身北京奕斯伟科技开始自主孵化12英寸硅片、智能化系统级解决方案、板级系统封测与显示驱动芯片封测等四个业务板块。2019年,北京奕斯伟科技对这四个业务板块进行了拆分,并独立运营;西安奕材就是其中12英寸硅片业务孵化的成果。

    1.png

    资料来源:招股书

    自设立以来,西安奕材主要聚焦12英寸硅片的国产替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12英寸硅片被信越化学、SUMCO等五家企业垄断,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超90%,中国本土产能不足5%,而硅片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

    独立之后,西安奕材受到了国家大基金、IDG资本等40余家机构的青睐。2023年CII轮,接受二期基金等8名投资者23亿元增资时,其投前估值已达177亿元。2021年至今,公司累计融资额高达115亿元。资本加持下,西安奕材的产能已跃升至2024年的70万片/月,成为国内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12英寸硅片厂商。

    除了产量外,西安奕材的产品质量也已得到客户的认可。公司已实现12英寸抛光片、外延片量产,产品已覆盖存储、逻辑芯片等领域,并进入长江存储、美光、铠侠等企业的供应链。核心技术指标如晶体缺陷密度也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2024年公司正片收入占比提升至56%,打破“测试片为主”的国产标签。第二工厂规划50万片/月产能,预计2026年达产,届时总产能达120万片/月,相当于2023年全球需求的15%。

    企业仍需突围

    虽然西安奕材已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信越化学(30%)、SUMCO(25%)等行业五巨头的市场地位短期内仍难以撼动。尤其是在先进制程上,西安奕材的硅片客户认可度还比较低。

    而在终端产品上,目前西安奕材的硅片主要用于存储芯片,在更先进制程NANDFlash存储芯片、更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以及更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12英寸硅片上,公司已在主流客户验证中,还未能大量出货。2022年-2024年间,西安奕材40%以上的收入由测试片提供,正片占比缓慢提升,但总体占比仍有待提高。

    原材料方面,电子级多晶硅全球仅4-5家企业能稳定供应,西安奕材虽然已大量采购鑫华半导体的产品,以加快国产替代的进程,但部分原材料仍需要进口。设备端,拉晶炉、抛光机等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也比较低,为了保障生产,2024年西安奕材储备了2.63亿元的备品备件及低值易耗品,在当期公司存货中的占比高达21.13%。

    针对设备壁垒,西安奕材表示“我国半导体硅材料领域国产化设备比例已取得长足进步,公司按照生产需求及扩产节奏,科学合理地进行购置生产设备。公司对于生产设备、备品备件有体系化及多元化的采购方案,可保障稳定供应并满足日常生产所需。”

    除了上述难点外,市场开拓也是西安奕材需要面对的挑战。硅片、尤其是大尺寸硅片是一个较为细分与成熟的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行业供需基本平衡,终端需求的变化,很快就会影响整个行业。

    据西安奕材披露,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受消费电子需求减弱影响,2023年、2024年,全球硅片市场的总规模就分别同比出现了10.1%与7.5%的下滑。而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西安奕材还面临着来自上海新昇(沪硅产业(688126.SH)的全资子公司)、中环领先(TCL 中环(002129.SZ)的控股子公司)、上海超硅等竞争对手的挑战。此前的显示面板行业,就因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个别公司受大额资产折旧影响,而长期亏损。

    2.png

    数据来源:招股书

    尽管还面临着原材料、设备国产化替代不足等挑战,但西安奕材已以7%的全球份额站稳了脚跟。随着国内半导体人的继续深耕,这家承载着国产替代使命的企业,或将成为全球硅片版图重构的关键变量。从显示到半导体,王东升的二次创业,正为中国芯片产业链的自主之路写下新注脚。在技术与时间的淬炼中,属于中国硅片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思维财经出品)■

    1天前 投资者网
    发 现 价 值 传 播 价 值
    研究报告
    IPO动态数据汇总
    资本市场动态
    付费阅读
    加入 览富财经俱乐部
    行业专题
    热文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