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觅睿科技市场推广费暴增:第三方回款曾数千万,实控人被出具警示函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作者:施子夫
发布时间:2025-02-11
摘要:外界关注到,报告期内,觅睿科技所处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00%、34.12%、38.29%和33.01%,于2021年-2023年,觅睿科技的毛利率水平要低于行业均值6个百分点以上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2024年12月31日,觅睿科技的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在递表一个月后,公司收到了北交所下发的审核问询函。从监管层关注的问题来看,公司业务独立性、销售模式、内控不规范以及募投合理性等问题被多重关注。​

市场推广费暴增

觅睿科技专注于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主营业务为集硬件、软件、云服务、AI为一体的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自主研发、设计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并提供相关云存储、AI等增值服务,向品牌商、电子产品制造商和贸易商以及个人用户进行销售后实现盈利。

觅睿科技的主要产品应用于室外安防、室内安防、智能入户、婴儿看护、智能庭院、智能伴宠、野外场景和中小企业(Smalland Medium-sized Business,简称SMB)等场景。按照产品或服务分类,觅睿科技的主要产品及服务为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

从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实现收入分别为5.42亿元、5.31亿元、6.45亿元和3.0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98.37%、96.82%、95.87%和91.52%,系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据介绍,觅睿科技以成品或模组的形式销售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期内成品各期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50%,成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境外品牌商和公司自营电商;模组的主要销售渠道为境内电子产品制造商,并通过跨境电商在亚马逊等线上电商平台实现最终销售,期内模组销售收入占比呈上升趋势。

此外,觅睿科技还为购买智能网络摄像机及物联网视频产品的用户提供云存储、AI等增值服务。报告期各期,觅睿科技增值服务收入分别为695.98万元、905.98万元、2188.76万元和2487.25万元,主要来源于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逐年增长以及ODM客户中使用觅睿云平台的比例上升。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期间费用率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期内觅睿科技的业绩呈现一定波动态势。

报告期内,觅睿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51亿元、5.49亿元、6.73亿元和3.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64万元、3914.66万元、7157.64万元和2732.63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92万元、3430.61万元、6852.92万元和2653.99万元。

报告期内,觅睿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20.21%、26.42%、32.25%和35.16%。

对于期内业绩增长的原因,觅睿科技归因于销售渠道开拓、云平台和自主品牌的营销推广;外部的终端市场需求增长和近年来海外线上消费习惯渗透、跨境电商销售渠道快速发展。

外界关注到,报告期内,觅睿科技所处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4.00%、34.12%、38.29%和33.01%,于2021年-2023年,觅睿科技的毛利率水平要低于行业均值6个百分点以上。

对于毛利率差异性问题,觅睿科技表示,睿联技术、萤石网络以自有品牌产品销售为主,其毛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奥尼电子2021年毛利率有所回落导致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可比公司不一致;安联锐视以ODM模式为主,与公司销售模式较为类似,公司毛利率与安联锐视毛利率较为接近。

在此次下发的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觅睿科技回答2022年及以前年度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变动趋势是否与可比公司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公司未来是否存在竞争加剧、毛利大幅下降的风险。

另外,报告期内,觅睿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341.03万元、3349.31万元、5321.18万元和3480.3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率分别为6.06%、6.11%、7.91%和10.61%,出现了明显的走高。

对于销售费用增长的原因,觅睿科技归因于:亚马逊销售平台推广费(即站内广告费)和销售平台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应增长;公司为鼓励下游客户推广公司的增值服务,与主要境内客户签订分成协议,按照增值服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下游客户支付增值服务分成款作为推广奖励,导致当期市场推广费增长较多;公司部分增值服务需向苹果、谷歌等平台支付手续费,导致销售平台费支出增加。

报告期各期,觅睿科技销售费用中的市场推广费分别为1254.55万元、804.87万元、2195.28万元和1572.55万元,占当期销售费用的37.55%、24.03%、41.26%和45.18%。

实控人被出具警示函

在业绩规模扩大的同时,觅睿科技的存货及应收款水平也出现了水涨船高。

报告期各期末,觅睿科技的存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69亿元、1.27亿元、1.28亿元和1.2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2.52%、50.09%、40.50%和43.93%;各期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212.74万元、4678.03万元、5080.64万元和6477.80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5.07%、17.88%、14.35%和16.67%。

觅睿科技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为袁海忠,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袁海忠直接持有觅睿科技本次发行前65.66%的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睿觅投资控制公司发行前32.34%的股份,袁海忠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本次发行前98.00%的股份。

不难看出,觅睿科技实控人持股比例较高。外界还注意到,袁海忠因其控制的博菱电器未准确认定关联方、未审议并披露关联交易及向供应商提供借款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准确等违规事项,袁海忠作为博菱电器的实际控制人兼总经理未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对博菱电器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

2024年9月12日,证监会宁波监管局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袁海忠、王朝顺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对袁海忠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4年10月29日,股转公司挂牌公司管理一部出具了《关于对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口头警示的送达通知》,对袁海忠采取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觅睿科技表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袁海忠收到的上述中国证监会宁波监管局警示函及股转公司挂牌公司管理一部口头警示不属于行政处罚、公开谴责,相关行为不构成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会对公司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

内控方面,结合审核问询函及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觅睿科技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情形,包括收入计量未恰当考虑销售返利、日常会计核算未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存在会计差错更正事项。

报告期内,觅睿科技曾实质聘用华宇健身职工为自身服务,并以物业费名义通过华宇健身支付薪酬。

详细来看,北交所关注到,根据招股书显示,杭州华宇智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智迅”)为觅睿科技期内第一大外协供应商,华宇智迅实控人之一郁华炜为觅睿科技公司前员工且通过持有睿觅投资0.52%的财产份额间接持有发行人觅睿科技股份,报告期内华宇智迅90%以上业务来自觅睿科技,且与觅睿科技办公生产地址相近。

郁华炜与其父亲控制的杭州华宇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宇健身”)向觅睿科技提供生产厂房的租赁。

在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觅睿科技说明:华宇智迅刚成立即成为公司第一大外协供应商的原因及合理性,华宇智迅及实控人与公司及相关主体是否存在潜在关联关系或其他利益往来,郁华炜离职后仍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的合理性,是否存在股份代持或其他利益安排等。

报告期各期,觅睿科技的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2064.52万元、1931.31万元、2482.1万元和162.8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5%、3.52%、3.69%和0.50%。

此次IPO,觅睿科技计划募资3.95亿元,其中1.97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23亿元用于总部基地及品牌建设项目,75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9199.62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41.41万元,货币资金5655.49万元,当期流动负债合计1.8亿元,负债合计1.81亿元。(港湾财经出品)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 1
    柳州:2024年累计化解到期债务本息超过1000亿元
  • 2
    乘联会:1月比亚迪出口66336辆 特斯拉中国出口29535辆
  • 3
    中信建投:基本面未验证前 AI产业短期关键跟踪指标或是DeepSeek的流量
  • 4
    乘联分会:1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74.4万辆 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42.9%
  • 5
    广东:到2027年 建设20个“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
  • 6
    广东:围绕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推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
  •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银发旅游列车的支持力度
  • 8
    《人形机器人电驱动一体化关节接口规范》标准通过立项审查
  • 9
    上海自研GLP-1糖尿病新药开出首张处方,或将挑战司美格鲁肽
  • 10
    2024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4.3% 华为登顶年度第一
  • 11
    2025年地方“提前批”新增债券或为2.8万亿元部分省份明确不得向国企下达政府融资任务
  • 12
    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小幅上升
  • 13
    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 14
    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完成优化整合
  • 15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2月10日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2025“乐·上海”服务消费券发放事宜。
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