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账号登录
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酒便利“跑路”事件的反思

来源:胜马财经
作者:李察
发布时间:2025-01-06
摘要:近期,酒类流通行业的企业酒便利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公司实际控制人余增云的失联,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不仅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更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近期,酒类流通行业的企业酒便利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公司实际控制人余增云的失联,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不仅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更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酒便利的故事始于2010年,由王雪、沈丽波和张立在河南省郑州市共同创立。他们凭借“20分钟送酒”的便捷服务,迅速在酒类零售商中脱颖而出。到2014年底,酒便利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00家,会员人数增加至20万,年销售额达到了2亿元。这一创新性的“酒类外卖”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也引起了资本的关注。

2015年,酒便利获得了光大证券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6年又获得了联想控股数亿元的战略投资,同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随着资本的涌入,酒便利开始大规模扩张,门店数量激增,跨出了河南,进军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然而,快速扩张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和管理压力。

2019年后,尽管酒便利的收入持续增长,但其盈利水平并未同步提升。营业成本大幅上升,尤其是在门店租金、人工成本和广告费用上,几乎吞噬了大部分收入。公司虽然在门店数量上屡创新高,但并未有效控制成本,导致盈利水平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这一变化不仅带来了资金压力,也加剧了股东间的博弈和管理层的不稳定。

2022年,酒便利的管理层开始频繁换血,创始人王雪和其他核心创始团队成员纷纷退出,刘鹏接任董事长与总经理。然而,一年后刘鹏因“不合适的管理风格”辞职,蔡立斌接任,再次完成了高层的更迭。频繁的管理层更换,不仅让公司的战略方向迷失,更让决策变得分歧重重。董事会内部的反对票层出不穷,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流程开始崩塌。

2024年9月9日,酒便利发布公告称,实控人余增云失联,公司控股股东河南侨华也未能与其取得联系。此时,股东河南侨华所持的酒便利股份已经被质押了96.26%,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酒便利的股东结构已经陷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公司的未来似乎被彻底笼罩在阴影之中。

余增云的失联,不仅让酒便利陷入了困境,也牵出了其背后的集资诈骗案。2024年11月,杭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余增云,确认其已出境。与此同时,酒便利的股东股权遭遇冻结,河南侨华和杭州跃梦的股权分别被冻结至2026年。这些股权冻结让酒便利的股东结构更显复杂,治理层的不稳定性已变得无法掩盖。

尽管酒便利在公告中声称公司运营一切正常,但股东冻结和失联的实控人,已让人对其未来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实际上,酒便利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首先,快速扩张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压力。酒便利在短短几年内,门店数量激增,跨出了河南,进军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甚至在新三板上市。然而,这种疯狂的扩张,不仅加剧了财务风险,也导致了管理上的混乱。尤其是在北京等核心市场,人工房租以及经营成本极高,而酒业连锁模式又是快消、圈层、社交传播等多种营销模式的集成,酒便利单一模式解决不了连锁店的问题,这就造成其单店盈利能力并不稳定。

其次,财务管理失误导致现金流危机。酒便利未能有效管理其资金流转,尤其是现金流问题的暴露。巨大的负债、股权质押、股东股权冻结等财务问题的积累,最终让酒便利进入了困境。其“扩张梦”不仅没能带来预期的利润,反而使公司深陷现金流危机,难以自拔。

再次,股东结构的频繁变动使酒便利的控制权变得不稳定。特别是在资本方介入后,酒便利的管理层更替不断,创始团队的逐步退出让公司失去了原有的方向。频繁的高层更替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战略决策,也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流失。

此外,酒类零售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消费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酒类流通企业作为中介,其利润空间相对较低,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许多企业被迫压价,造成盈利能力下降; 酒类流通企业往往无法在供应链中掌握定价权,议价能力受限,利润的获取受到制约;随着消费市场的波动,流通企业面临着高库存的问题,资金链紧张,导致许多企业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胜马财经认为,酒便利的失利,不仅是一个单一企业的故事,更反映了当前零售行业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企业在追求扩张的同时,必须保持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控制好财务风险,确保现金流的健康,否则,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崩溃的风险。

酒便利的“跑路”事件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我们,无论行业如何变迁,稳健经营、诚信为本的原则永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对于酒类流通企业而言,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注重稳健经营,避免盲目扩张;同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效率,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还需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 相关推荐
  • 1
    中国黄金协会:2024年中国黄金消费量985.31吨 同比下降9.58%
  • 2
    商务部:2025年将升级商品消费稳住消费大盘 推动“人工智能+消费”
  • 3
    特朗普:不在美国生产就要缴纳巨额关税
  • 4
    据中汽协充换电分会,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281.8万台
  • 5
    我国首款猴痘疫苗正式启动临床试验
  • 6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3.7亿千瓦
  • 7
    生态环境部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文件 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 8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 9
    河南: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六大行动” 做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 10
    上交所将于1月24日发布上证红利质量与红利增长等4条指数
  • 11
    我国预计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 12
    报告:2024年超六成快消品企业营收较上年增长或持平
  • 13
    商务部:2025年将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
  • 14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引领全球 2025年石油消费将达峰值
  • 15
    机构测算:未来三年公募基金入市增量可能达6000亿元
查看更多动态